很多爸爸媽媽發現有一部分的寶寶在吃奶之后會發生吐奶的現象,這究竟是怎么回事呢?是奶的味道不好吃,這是其中缺乏某種營養元素?
爸爸媽媽們有時候不要想的太過復雜,大多數寶寶吐奶都是生理原因導致的,今天我們就來談談為什么是生理原因導致的吧。 1.生理吐奶
-
寶寶在剛出生的時候,發育還不夠成熟,部分器官和成人之間是存在差距的。比如說寶寶胃部是呈水平位的,而成人的胃是呈向下方,這種不同就造成寶寶的胃容量比較小。
而寶寶的食管肌肉張力低,就會容易造成賁門松弛并關閉不緊的現象,所以食物往往容易破門而出,于是吐奶就產生了。
生理吐奶都是不要緊的,只要等到寶寶的身體系統成熟之后就會逐漸成熟。
生理性吐奶就是寶寶吃飽了,但是賁門閉合不緊造成食物上返,但病理性原因就比較復雜,通常是寶寶疾病引起的,比較常見的病理性原因有腸旋轉不良、細菌感染、感冒、便秘、食管閉鎖等。
病理性吐奶一般會在吃奶后2個小時左右或者晚上吐奶,次數比較頻繁,呈噴射狀,把胃里的東西全部吐光。 3.護理不當
-
吐奶的另一個原因就是爸爸媽媽護理不當而引起的,主要因為爸爸媽媽喂奶方式和喂奶工具有關。
在喂奶的時候,寶寶吃奶的姿勢不對、太過急躁、次數過多、間隔時間短、吃奶的時候不老實都容易造成吐奶的現象。
在用奶瓶喂食的時候,如果奶瓶口比較大,就會容易導致奶汁流出比較多,寶寶無法及時進行吞咽,這樣寶寶也會出現吐奶的情況。
所以在喂奶的時候要注意: 1.喂奶姿勢:盡量抱著寶寶喂奶,讓寶寶的身體處于45度左右的傾斜狀態,胃里的奶液自然流入小腸,這樣會比躺著喂奶減少發生吐奶的機會。
2.喂奶完畢記得讓寶寶打個嗝:把寶寶豎直抱起靠在肩上,輕拍寶寶后背,讓他通過打嗝排出吸奶時一起吸入胃里的空氣。
3.吃奶后不宜讓寶寶馬上仰臥,而是應當側臥一會兒,然后再改為仰臥;
4.喂奶量不宜過多,間隔不宜過密; 如果寶寶是因為生理原因和護理不當造成的吐奶,爸爸媽媽只要在以后的生活中多多注意就可以緩解情況,盡量避免一次給寶寶喂太多奶。如果寶寶是病理性原因導致的,爸爸媽媽一定要帶寶寶去醫院看看,及早進行治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