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媽媽都有這樣的苦惱,中書香然孩子總是聽不進自己的話。但俗話說的好,沒有失敗的孩子,只有失敗的教育。這就話一點不假,如果父母教育孩子的方法不好,只會讓孩子越來越抵觸你的教育,自然而然也就不停你的話。父母教育孩子有6忌,一起來了解下吧。 1、說教太多、身教太少 許多父母要求孩子去看書,自己卻在看電視。要求小孩要有禮貌,自己卻一天到晚對孩子破口大罵。當父母言行不一的時候,會失去孩子對父母的尊敬,甚至引起反感。如果希望培養孩子閱讀的習慣,就該盡量陪著他讀書。如果你希望孩子有禮貌,表現出你對孩子的尊重是最有效的方法。 2、負面的言語太多 負面的詞語太多,很容易激起孩子的防衛機制,你每次看到孩子就糾正他的缺點,他的大腦會漸漸形成一種反應,一看到你就緊張、害怕、甚至產生敵意。負面言語會壓抑孩子的天賦,而正面的欣賞和鼓勵會讓孩子表現得更好。 過度照顧 現在許多小孩一生下來,就被照顧得無微不至,其結果卻可能剝奪了孩子學習的機會。有些孩子被喂食到了兩三歲甚至更大,小手缺乏拿湯匙、筷子的練習,會導致手部肌肉的發展問題,上了小學可能連寫字都會很困難。因為怕孩子噎到,所以一直給孩子喂食柔軟的食物,會讓孩子沒法發展咀嚼能力,甚至沒辦法正確發音。怕孩子冷、怕孩子熱、怕孩子受傷、怕孩子在外面被欺負,處處保護的結果,反而是在傷害孩子。 4、只關心學業,忽視其他生活能力 現代父母的悲哀是把對孩子的投資全都放在成績上。但學校只能給孩子頒發**,卻不能給孩子就業保證書。拿到高學歷、好成績,并不是競爭的結束,而離開學校才是競爭真正的開始。父母除了在乎孩子外在的分數、學歷、學校之外,對于孩子內在的美德、快樂和健康等,更需要關心。 5、完美主義 有研究表明,許多需要進行心理治療的孩子,往往都是父母造成的,他們被父母的要求與期望逼得喘不過氣,最后只好宣布放棄。父母應該給孩子一條活路,也給孩子一條退路,如果孩子沒有辦法考上第一志愿,他還應該有一條退路,退一步海闊天空也不一定。 6、害怕輸在起跑線上 為了不輸在起跑線上,很多孩子被迫提早結束無憂無慮的童年,這其實是一個很大的誤區。孩子的成長就像大自然的四季變化,當孩子的身心還沒有發展到可以吸收某些知識或技能的階段時,提早學習往往沒有效果,甚至傷害孩子的心智. 溫馨提示 父母的教育影響孩子今后的成長,要想讓孩子變得更優秀,一定要懂得做一個合格的家長,懂得如何教育孩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