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40
- 在線時間
- 1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0-12-16
- 帖子
- 5
- 閱讀權限
- 10
- 積分
- 41
- 精華
- 0
- UID
- 5460753
 
- 媽豆
- 40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5
|
作為一個對社會有責任感的人,我覺得有必要闡述一下我的觀點。
因為接觸了很多新生代的家長,發現了很多與老一輩家長不太一樣的地方。其中有一個問題,我覺得非常重要。越來越多的家長,開始把孩子送到早教機構去上課,作為孩子早期教育的主體。不可否認,這是教育理念、教育資源蓬勃發展的必然產物。但是,新的事物也不一定就優勝于傳統文化的積淀。
俗話說:“子不教,父之過?!痹诋敶@句話依然警醒我們。雖然現在的社會進程不斷加快,工作頻率越來越高,人們的業余時間越來越少,但是對孩子的面對面教育時間還是必須保證的。坐下來,陪孩子一起看看書,看看圖片,看看動畫片,在與孩子的交流中了解孩子想要什么,該怎么教育。面對面的接觸不僅可以增加跟孩子的親密關系,還能更人性的教育。這也是一種責任的體現。而在學前階段借助教育機構來幫助孩子成長,更系統,更全面,在短時間內可以快速增加孩子的知識和涵養。但是一味的借助早教機構上課來教育孩子,卻不是長久之計。成體系課本式的教育會抹殺孩子最本真的靈性,這樣就失去了孩子與人溝通最基本、最直接的訓練,卻失父母直接母乳式教育是沒有中國傳統文化傳承的。
縱觀中國這幾年新生代的教育問題,確實很令人擔憂。壓力和現實迫使我們進行“機械化”的教育,而后造成的“蝴蝶效應”卻要整個社會來承擔。如果沒有正確地進行引導,那么幾十年后,也許建設祖國的中堅力量將失去中國傳統文化力量的積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