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691
- 在線時間
- 32小時
- 注冊時間
- 2009-9-11
- 帖子
- 107
- 閱讀權限
- 31
- 積分
- 593
- 精華
- 0
- UID
- 622512
   
- 媽豆
- 691
- 寶寶生日
- 2009-04-12
- 帖子
- 107
|

整理出來講座內容,給媽媽們參考,可能有些不全不實之處,去聽了的媽媽可提出指正。
2011年3月20日下午14:00——17:00由在濟南舜耕大會堂舉辦的講座。
1、孩子天生反射力
人聰明特征的本質特征是什么?信號的連接,外部信息刺激形成腦細胞突起,刺激的突出點越多越聰明,但對孩子的刺激來說是什么?就是五感:視覺、嗅覺、聽覺、觸覺和味覺。
2、訓練五感就是訓練大腦。楊教授讓在場的貴陽家長齊聲高喊三遍:訓練五感就是訓練大腦。 對嬰兒來說,顏色鮮艷,輪廓分明的的最好,因為他們的視力都沒發育好,所有孩子看到動畫片都很興奮,因為剛好顏色鮮艷,輪廓分明。而看看到靶心圖很興奮,是因為會聯想到媽媽的乳房。也可以在寶寶的搖籃上掛上紅色的氣球,且要不時的移動。
?五感訓練視覺第一
楊教授與我們互動,比出一根手指問這是幾,答:1,比出兩根手指問這是幾,答:2,比出三根手指問1加1等于幾,有聽眾答2有聽眾答3,“呵呵,答3的家長該回家反省了”。經過一個小互動后感覺大家的興趣就被調動起來了
有家長問早期教育但孩子不懂啊,其實早期教育關鍵是輸入并不是理解,理解是以后的事。
舉了哈佛女孩劉亦婷的例子,小時候被媽媽抱在懷里上英語課,當她上學的時候老師驚奇的發現她的英語水平相當好。
3形成印刻和獲得敏感——嬰兒認知特點
舉例:央視節目想挑戰嗎,一個1歲半的孩子可以認識全部的車標。這是一種模式記憶,印象記憶。
這個時期的嬰兒是屬于無選擇探求期,沒有特殊的嗜好,你提供什么他就對什么感興趣。
4、隧道現象——早期教育是素質教育
108個調查問卷顯示,實施早期教育(胎嬰幼兒時期)也就是黃金教育的寶寶都和很健康、聰慧、性格好。
?健康
健康是要身心并重和社會適應性好。
如果寶寶心理不健康會有4個表現:?MBD綜合癥(多動癥)
?障礙:進食(厭食、嘔吐)
睡眠(夜驚、夢游)
排泄
語言(口吃、語遲)
?不良習慣
?品行障礙(攻擊性行為;殘忍行為)
?聰慧 性格好,情商高于智商
表現于性格方面有:
?快樂活潑,主導心情樂觀向上
?安靜專注,知止而后有定,定而后能靜,靜而后能安,安而后能慮,慮而后能得。要有半個小時的時間給孩子專注的學習和思考。
?好奇求知,當你的孩子問你他是怎么生出來的,不要欺騙他,也別怕他聽不懂,老實告訴他。大多數家長告訴孩子他們是撿來的,垃圾堆里刨出來的,更有甚者說郵局寄包裹寄來的,試問郵局還有寄嬰兒的。聽到這我們全場的聽眾大笑不已。
?勇敢自信,孩子的恐懼心理中只有一個是屬于正常心理,那就是犯錯誤恐懼。楊教授鼓勵家長們唯獨在孩子兩三歲的時候讓他們驕傲,謙虛謹慎以后長大后再說,要讓他們自信,多鼓勵他們。
?獨立創新,美國教育小孩要教他們會說NO,要有自我獨立不從眾的性格,常常和他們異想天開。
?善良與同情心
楊教授舉了很感人的例子,任寰從小體弱多病,可謂是在醫院度過她的童年,但是任寰卻非常的聰明,很愛寫詩。當她10歲那年出院回家后她媽媽為她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為她量身高,因為她說孩子一直都是躺在病床上,做媽媽的都不知道她長了多高。媽媽給任寰正在量身高時,任寰說:“媽媽,別動!”她從媽媽頭上摘下一根白頭發,焦急地說:“媽媽,你的頭發怎么白了?”媽媽說:“人老了,年紀大了,操心多了,自然就白了。”任寰心里很難過,走進了小房間,當晚就寫下了這首小詩:
《媽媽的頭發》
媽媽的頭發,墨黑墨黑,
媽媽的頭發,很美很美,
我長大了,
我發現了,
媽媽的黑發,哪兒去了?
媽媽擠出了里面的墨汁,
媽媽擠出了里面的智慧,
寫了一個很大的“愛”字,
印入了女兒的心扉。
楊教授說到這,在場的聽眾全部沉默,聽這首詩,多么深情,多么形象,多么真切,多么感人!女兒對母親的無限感激之情。她深知父母為她能活下來,付出了何等的代價…… 多么偉大的母愛啊,又是多么善良的一個孩子啊。
楊教授說母愛是最原始的愛,所以愛心教育是從愛媽媽開始的。
二、基本內容
1、健康活動
健康活動要身心并重,身心和諧,保護和鍛煉并重。兩歲半前一定要禁止一個動作,就是讓孩子從高處跳到低處,這樣會影響孩子的骨骼成長。
四大法寶:
?略為超前,“三翻、六坐、七滾、八爬、周會走”是最經典的育兒老話,但楊教授主張讓孩子略為超前的學習這些動作,4個月的時候讓孩子開始學做,拉坐、靠坐、青蛙坐。翻身的時候可以將孩子左腿放右腿上,手在孩子的腰部輕輕的推動。當孩子哭鬧的時候可以試著將床單裹起來或在他耳邊吹氣,因為這會使他們感覺回到了母體,很安心。
?手眼協調,兒童的智慧集中在他的手指尖上。
?運動定向,當孩子會扔球時,媽媽可以指定個方向,不然這樣的運動會沒有效果。
?左右開工,左腦是思維腦,如果你發覺寶寶是左撇子,那你就訓練他的右手,但千萬不要糾正,現在聯合國口號是實行全腦教育。
在這楊教授教了我們幾套訓練左右腦體操,都是左右手互換動作的,也很簡便。
2、認識活動——訓練五感、耳聰目明
比如帶孩子去公園,到了門口就可以問,“寶寶那兩顆樹哪個高呀?”,走到花壇旁就可以問,“寶寶那朵花什么顏色呀?”“紅色”“紅色有很多種啊,有大紅、粉紅、暗紅……是什么紅呢?”
楊教授鼓勵家長家長要有主動意思的教育孩子,身邊的很多小事都可以隨時隨地的教導孩子。
3、語言活動——人類獨有的第二信號系統
語言訓練在3歲前事黃金時期,這個階段落后就是永遠的落后。對孩子培養早期閱讀,是學習閱讀。
大家都知道猶太人很聰明,有條法律是如果你家里失火第一要先搶救的東西就是書本。孩子的宗教洗禮是將蜜糖涂在書上讓孩子去舔,是要讓他知道——書是甜的。
4、社會活動——早期教育的本質就是把一個自然人培養成社會人
5、藝術活動——美育教育是靈性啟蒙
三、基本活動
(一)基礎活動
1、三翻六坐(3-6個月)
2、換手游戲(半歲)
3、讓他爬(8個月)
4、拇指對捏(8個月)
5、扶欄站立(11個月)
6、壘積木(周歲)
7、拋皮球(1歲4個月)
8、扶欄上下樓梯(1歲5個月)
9、穿珠子(1歲10個月)
10、倒水入杯(2歲)
11、踢門球(2歲3個月)
12、平衡木(2歲半)
13、泥捏(2歲9個月)
14、使用餐具,筷子(3歲)
(二)認知活動
1、視覺定向和追隨感應(新生兒)
2、主動觸摸(3個月)
3、指認物品(5個月)
4、指認身體部位(7個月)
5、識圖識字(10個月)
6、辨認顏色(周歲)
7、畫長線 (1歲3個月)
8、看書翻書 (1歲半)
9、認顏色 (2歲)
10、對數的理解和判斷(2歲半) (包括數對應物、大小多少、相鄰數、順數逆數關系、理解數的分合關系)
11、空間感知訓練(2歲8個月) (包括幾何形狀識別、大小、上下、前后、左右、遠近的空間關系)
12、職業識別(3歲) (制服類人群)
(三)語言訓練
1、逗引與微笑(新生兒)
2、前語言期——咿呀學語(4個月)
3、模仿發音(5個月)
4、動作語言聯系(8個月)
5、指圖解答 (10個月)
6、單詞——命名期(1歲3個月)
7、電報句(1歲半)
8、雙詞句——主謂句(語言爆發期間)(1歲8個月)
9、兒歌、故事、謎語(1歲10個月)
10、念和背(2歲半)
11、表達物件(2歲9個月)
12、學習第二語言(3歲) (是指正式坐下來學習,并不是指3歲之前提供的雙語境的環境)
四、社會人生第一步
1、熟悉環境(新生兒)
2、藏貓貓(4個月)
3、擴大社交范圍(半歲)
4、照鏡子(8個月)
5、平行游戲(周歲)
6、學會分享
7、過“家家”(1歲半)
8、合作游戲(1歲9個月)
9、打招呼(2歲)
10、學會做事(2歲半)
11、學會等待(2歲9個月)(家長對不合理要求說NO,對合理要求緩時滿足)
12、學會自我介紹(3歲) (前提是1、在陌生人面前2、介紹內容包括姓名、性別、年齡)3、口齒伶俐,不怯場)
五、藝術
1、音樂浴
2、涂鴉期
3、造型美 (楊教授談到,家長不應該買貴的大型玩具,應選擇益智類玩具)
4、自然觀摩與審美情趣,大自然是最好的教育場所
5、民族傳統與文化傳統
之后的現場解答有幾個比較有意思的:
1.媽媽問:孩子說話晚(1歲2個月)是否跟平時創造的英語環境有關,孩子語言混了?
楊答:沒有關系,孩子說話也不算晚。關鍵是家長多跟孩子說母語,多訓練。
2.媽媽問:頭型扁或圓是否跟智商有關系?
楊答:沒有關系。
3.媽媽問:家里是龍鳳胎,姐姐活潑,弟弟內向一些,姐姐常搶弟弟玩具,家長是否應該干涉?
楊答:家長不應過多干涉,只應點撥,讓孩子們自己來平衡。另外,他覺得家里有兩個孩子的家庭,孩子的教育問題更容易一些。
4.媽媽問:2年后會移民加拿大,問是建議直接在加拿大讀小學還是先接受國內教育一段時間比較好?
楊答:因人而異,但建議先接受國內的母語教育一段時間比較好。
5.媽媽問:孩子老打人,怎么解決?
楊答:當場發現,立即制止。并且家長口徑一致,不能一個唱紅臉一個唱紅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