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 說個可笑的:3個月前,女兒突然讓我和孩子他爸開始嚴格控制體重。要不是前不久的新聞,我真不知道為什么突然女兒看著我的啤酒肚這么不順眼。 從家長體重看家庭的自律能力?簡直荒謬,愚昧!肚子大一點就證明這個家庭沒有自律能力了?就算是,然后這個6歲的孩子未來就沒有前途了? 我外孫在面試一所小學時竟然遇到這么一道題,這個題是什么呢——說說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如果我在現場,我真想問問那個大概30歲左右的考官,敢問要不是因為出這道題,你能說出唐宋八大家都有誰嗎? 聽孩子他媽講,那天孩子因為過度緊張,當著面試官直接就哭了,面試官還不屑一顧的問怎么還哭了?
這樣稀奇古怪不著邊際的面試題還很多,讓我趕上一次,考官問崇明島在上海的哪個位置,聽說好多個孩子都回答的類似上面、中間,而我外孫回答的“發光”、在發光的地方”,雖然我也不知道他說的發光是什么意思,但我覺得并不丟臉! 受了這么多苦,講了這么多理,犧牲了一個兒童最珍貴的三年,應該能得到一個該有的回報吧? 然而,很不幸,在最有希望上的學校的最后一輪面試時,孩子竟然出現不自主擠眉弄眼、聳肩等癥狀。其實他平時也有,但我們并沒注意,學校說這是幼兒抽動癥,雖冠冕堂皇說很多孩子都有這病,但最終還是很隱晦的以此拒絕了。 醫生說這是由于長期壓力導致的病癥,而在這么小的小孩身上,多由于身邊事物引起的心里緊張。我們那時沒有心情解釋,雖然都揪心孩子的健康,但更傷心失去了進入名校的機會。 孩子能讀出我們臉上的失望,非常懂事的問:“我是不是讓你們失望了?” 我們沒有說話,我們確實有點怪他,但怪到最后都知道,這不是他的錯。 最令孩子他媽崩潰的是,鄰居家的孩子幾乎和我們一起開始“牛蛙戰爭”的,他們家的孩子順利進入了“四大家族”其中之一。我女兒當即提出找關系讓孩子晚一年上學,等明年再考一次。 中國式攀比往往不來自別處,而來自街坊鄰居。我們家一直都要比他們家優越,這次反倒讓他們壓了一頭,受到了嘲諷與看不起,這個氣讓我們難以下咽。 終于有一天,孩子他爸一反常態的叫他媽和我一起開會,還**把孩子的爺爺奶奶從老家叫到了家里,5個人一起商討一件大事——辦投資移民,過兩年讓孩子她媽陪孩子去國外念書。 “我想我兒子已經受夠了這種日子,我也受夠了!連牛蛙都未見過,怎么變牛蛙!經過這三年,回頭想想,每天都看著他都在上各種各樣的培訓班與幼兒園,我們用高計量、高添加的飼料催著他長大。這些年對于上海這些學校我也算是領教了,既然孩子無法成為牛蛙,我們就讓他做青蛙啊,我寧愿讓他做童話里最丑的王子,也不想讓他做餐廳里被點的最多的名菜。”女婿那天是以這樣的話開場的,義憤填膺。 這個想法出乎意料,以至于當場我們其他4個人聽完都呆了。后來聽他陳述提到這個想法的原因才發現他已經偷摸著研究這事兒很久了,甚至還跑了幾趟辦移民的公司。女婿提到西方“健全的教育體系”時拋出一個觀點至今讓我覺得意味深長,他說什么叫健全的教育?就是童年屬于自己,中年也屬于自己,老年還屬于自己。 媽媽沉默良久,才說:“那就讓孩子上個公辦學校吧,明天讓他休息一天,后天我再帶他去其他學校試試……” 孩子他爸竟然當著我們3個家長對我女兒拍了一下桌子讓她閉嘴,并說道:“公辦學校也得有好的學區房,好一點的房子一套都上千萬!面積又小,即便孩子能上學,咱們一家人蝸居到那屁大一點的空間,你覺得孩子就能優秀?而且很多學區一年一個劃法,一年一個政策,求得了一時也求不了一世!能力強的小學生可以去考民辦初中,或公辦初中的特色班,若不強呢,即使有對口初中的房產,也只能進入公辦初中的平行班。” “比如,上海中學,一本率接近100%,16年清北錄取了55人,要知道清北在上海每年共錄取200出頭!所以,如果無法去好的學區上好的公立小學,咱們再忙什么都是瞎忙!他永遠逃不出這個怪圈!“ 我女兒沉默了,低下頭委屈地哭了起來,自此她再沒提面試公辦學校一句話。 那場會開了2個多小時,女婿的據理力爭說服了所有人,也讓我心存慚愧:我一直強調家學,但唯獨又違背了家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