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10722
- 在線時間
- 131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8-5-11
- 帖子
- 1022
- 閱讀權限
- 100
- 積分
- 10300
- 精華
- 0
- UID
- 74112099
  
- 媽豆
- 10722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1022
|
本帖最后由 濟南金月匯 于 2019-1-12 16:34 編輯
-
最近小金在網上看到這樣一個問題:
-
看得出,寶寶的哭鬧不止讓這位寶媽十分焦慮。
-
嚴格來說,哭鬧并不是一個單獨的問題,因為寶寶在剛出生的頭幾個月,他們只能用哭鬧來表達自己的需求。那么問題來了:寶寶為什么哭鬧呢?
其實,寶寶哭鬧通常是在表達自己基本的生存需求,寶媽們可以對照下面逐一檢查:
1生理原因
1.饑餓或者口渴
2.疲倦
3.脹氣
4.腸痙攣(身體會拱成弓型,普遍發生在2周至4個月,經常發作,難以安撫;西爾斯醫生認為腸痙攣的誘因可能是胃食管
? ?返流)
5.吐奶
6.出牙期疼痛(通常會發現寶寶牙齦腫脹,流很多口水)
7.疼痛(例如尿布疹、頭發或線頭纏住了手指腳趾、衣服材質不舒服)
2心理原因
1.不想做某件事(例如洗澡或者脫衣服)
2.想獲得安撫(例如抱抱、輕拍或者輕柔地對話)
3.不知所措(例如進入新的環境)
4.感覺無聊(例如大人在互相交談,忽略了和寶寶的交流)
5.性格問題(例如高需求寶寶)
3環境原因
1.過度刺激(例如嘈雜的環境)
2.太熱或者太冷(提醒:把淺睡眠的寶寶放在冷的尿布上,常常是爸媽容易忽略的寶寶一放下就哭的原因之一)
3.尿布濕了或者臟了
-
爸媽們是不是被上面長長的清單嚇壞了?
不要緊,一開始父母和寶寶還在彼此熟悉的階段,需要檢查的內容比較多,一旦彼此熟悉了,通常父母的直覺(尤其是媽媽的直覺)就能聽出來寶寶究竟是哪里不舒服!
其實,聽聲音只是其中一方面,更需要結合寶寶當時的身體動作來判斷
?例如:
饑餓:砸吧嘴、啃手、皺眉、往嘴里放東西、哭喊
疲倦:揉眼睛、煩躁、握拳、打哈欠、哭喊(扯耳朵也可能是疲倦了,但要一直扯和拍打耳朵可能是寶寶有耳部感染)
過度刺激:轉過臉去、哭喊或急躁、眼神呆滯、抓手或身體或安撫自己、眼神呆滯、腳蹬手搖、表情痛苦、打嗝、伸舌頭
小金要特別提示的是:如果對上述寶寶的行為不及時做出回應,可能會演變成寶寶每時每刻的尖聲哭鬧哦。
你家寶寶的哭聲你聽懂了嗎?建議收藏此文,以便針對不同情況對寶寶做出正確處理。
關注小金,更多母嬰知識等你哦!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