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1090
- 在線時間
- 20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0-7-27
- 帖子
- 109
- 閱讀權限
- 31
- 積分
- 1110
- 精華
- 0
- UID
- 4358158
  
- 媽豆
- 1090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109
|
兒童心理學家告誡說,在溺愛的環境中成長起來的孩子,認為整個世界都應當為他們服務,孩子的精力都花在如何操縱別人滿足自己的需要,逃避應負的責任上,缺乏責任心與自理能力,其父母是不合格的。
現在許多家長熱衷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的事,實質上是對孩子積極性的最大打擊。因為這樣會使他們失去實踐的機會。家長是在告訴自己的孩子:我不相信你處理事情的能力。明明的爸爸遇車禍去世了,媽媽就倍加疼愛他。他4歲了媽媽還是整天喂他吃飯,給他穿衣穿鞋。明明去幼兒園了,老師告訴他的媽媽,明明不會自己吃飯,不會自己系衣服扣子,也不會穿鞋等,應該讓他自己去做這些其他4歲的孩子應該學會的事情??伤麐寢寘s說:“我喜歡我惟一的兒子,他現在是我的一切,我寧愿為他做出最大的犧牲?!?br />
這樣母親對兒子的愛是兒子的可憐。她自認為是一個好媽媽,把自己的一切都貢獻給了兒子.可這種超常式過分的愛引起的負效應是很多的。首先,兒子會在心中感到媽媽會理所當然幫他做所有的事情,為他服務;他可以不干什么事情,而有一天媽媽不再這樣照顧他,他便會有沉重的失落感。這種類型的媽媽,這樣的無私行為實際是自私的。因為她忽略了孩子本身成長發展的需要,倘若等孩子長大之后上了學,媽媽還是一如既往,還是不斷地替他做事情,明明這也不會做,那也不愿學,那么就會更使他感到自己不如別人,或者自認為自己是一個無能的人,他將面臨著一個陌生的世界,毫無準備。每個對孩子將來負責的父母應該牢牢記住這個很重要的育兒原則——替孩子們做他們能做的事,是對他積極性的最大打擊。父母拒絕孩子發展自己能力的權利,其結果卻是我們不尊重自己的孩子。(全球讀經教材網)
[ 本帖最后由 lzcjyq521 于 2010-9-2 08:55 編輯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