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關注意事項:
l
小班寶寶入園時,家長應給寶寶準備一身干凈的換洗衣物,以滿足寶寶在幼兒園因尿褲子等意外事件的換衣需求。(寫名字)
l
另外,寶寶能夠清楚正確的說出自己的大名很重要,可以幫助老師更準確、快速地認識新來的寶寶。
l
鍛煉寶寶獨立如廁的能力;獨立洗手且不弄濕衣服。
l
如果家長和寶寶在家中有“暗示性”語言,即家長和寶寶的專用語言,如 “小便”叫做“尿嘩嘩”之類,請提前跟老師溝通,不要因為老師 “聽不懂”而委屈了自己的寶寶。
l
把寶寶送到老師手中后,交代孩子當天情況便可離園。如果繼續逗留會影響孩子的情緒。
l
孩子入院后,家長(特別是爺爺奶奶)沒有必要中途到幼兒園觀望孩子狀況。如果看到寶寶哭鬧,家長會心疼;如果接走,那孩子永遠也無法適應幼兒園生活。如果看到寶寶一切正常,家長可能放心了,但一旦被寶寶發現家長行蹤,必定影響孩子情緒,還是無法很快適應。
l
如果孩子真的無法良好的適應幼兒園生活,本班級的老師會征求家長意見,采取提前接孩子離園,循序漸進,慢慢增加孩子在幼兒園的時間。所以如果老師不給家長反映,證明孩子在幼兒園的表現還是不錯的,起碼可以觀察;慢慢適應。
l
如果早上送孩子之前已經給孩子用過早餐,請家長告知教師,以免因為孩子不想吃飯而謊稱已經在家吃過了,而委屈了寶寶。不過最好不要提前在家吃飯,因為寶寶新入園往往不適應而哭鬧,容易引起嘔吐。
l
還有一個問題是70%~80%的家長和寶寶都會遇到的最擔心的問題,寶寶入園一段時間后會生病!其實這是正常的。想想看,我們的寶寶還那么小,換了生活環境,勢必會有不適,情緒的變化加上對家長的期盼,肯定會反映到身體狀況上表現出來。這時候家長應該在正確的心里狀態下幫寶寶恢復健康,并在復原后繼續堅持、不間斷送寶寶入園。如果家長看孩子身體稍有不適就不送去幼兒園了,這樣,孩子和大人之前受的煎熬就全部歸零,下次入園還要重新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