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威小微 于 2014-7-17 23:21 編輯
回復 mariawang 的帖子
這個親說的很好,我本來想著一氣兒寫完再慢慢回應有些媽媽提問,不過既然你提到了,我就來接著你的話題說一說“成才”和“成 人”。咱們以歷下區的燕山中學為例吧,2013年中考,燕山中學共計1140畢業生,其中升入省實驗的大約110人,山師附中30人,濟鋼高中40人,加上歷城二啊什么的,能升入不錯的高中的比率,不到20%。好,咱們再來看看高考,網上的數據,2014年全市綜合一本率20.04%,理科一本率24.90%,文科一本率12.08%,瞧,多么令人痛哭的一本率,8所一類推薦學校一本率真的不算樂觀,省實驗龍頭老大,并沒有想象中的高進高出,歷二好像有崛起之勢(號稱濟南管理最嚴格的高中,拼了命地學習在應試教育中能起到的作用還是不可小視的),山師附中近期有所提升(2007年的高考成績簡直差到丟臉),濟鋼也沒有傳說中那么高,濟外加保送、出國人員,上線率大概51.5%,總的來說呢,8所濟南一類高中,包括濟南一中、濟南中學一本上線率真的都挺差強人意,在這兒,特別聲明:以上數據來自于網絡,未經官方**實,呃,我覺得官方大概也沒什么臉好**實的,記憶中好像也沒有濟南的官方媒體公開過本市的一本上線率啊啥的)。高考結束之后鋪天蓋地的新聞都是對高分考生的采訪,還有就是什么神奇的全班過一本的明星班的報道。真的如這位親所言,蕓蕓考生中,能考上211,985的真的是少之又少。那么,這么低的概率,為啥還要努力成才呢?這是因為,在努力成才的過程中,包含著許多優秀品質的培養,比如,能吃苦,責任心,包容心,知進退,而這些優秀的品質,都是成 人的關鍵。況且,考上名牌大學,也并不是成才的唯一的道路。如果愛鉆研,能吃苦,即使不擅長做數理化,沒上成好大學,他就是干個美容美發,也會成為受顧客喜愛的理發師,也能養家糊口,自力更生,甚至,能生活的非常舒服,對吧? 你說的目前教育體制中的硬傷,我也同樣更深惡痛絕,提高教學質量,任重而道遠啊。但是我們的孩子真的等不起。這就需要家長們多下功夫,盡力引導。比如,你說的,“放學回來,老師讓媽媽配合朗讀哪些文章什么的”。如果你一臉不耐煩地問孩子:你們老師怎么光知道布置作業啊,把任務都推給家長了,老師倒輕松了balabalabalabala。。。。這樣,你的孩子會喜歡學習么?會尊重老師么?會心甘情愿地接受老師灌輸給他的知識么?如果你換個口氣,高興地告訴孩子,你愿意跟他一起閱讀,“老師讓咱倆一起閱讀?這肯定是一篇很有趣的文章吧,咱們一起看看它好在哪兒?”如果是篇故事,點評一下主人公的性格,如果是介紹風景的散文,那就和他暢想一下,文章里寫的這么美好的地方能不能去實地看一看。這樣的方式,是不是比第一種要好的多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