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8210
- 在線時間
- 1486小時
- 注冊時間
- 2008-12-20
- 帖子
- 4255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28139
- 精華
- 6
- UID
- 2950235
   
- 媽豆
- 8210
- 寶寶生日
- 2008-05-30
- 帖子
- 4255
|

為慶祝教師節,昨晚上我們和共建單位聯歡,又唱歌又跳舞還做了游戲。算是瘋了一把。其中一個游戲是“我來比劃你來猜”。我和年青的搭檔馮老師一起來做這個游戲。
她問我:小朋友過生日的時候,除了吃蛋糕,還喜歡收到什么東西?
這個問題實在太簡單了,我馬上脫口而出:禮物。
然后得意的笑。
如果有人問我:過教師節,你最喜歡收到什么東西?
我會同樣告訴他:禮物。
你們一定覺得我是個利欲熏心的老師。可是,在慶祝生日、六一節等日子都可以收到的禮物,為何惟獨在教師節就不提倡了呢?
我認為這是一個奇怪的現象。難道教師是一個看著受歡迎實際上是受歧視的群體?只能收到學生,卻不該收到禮物?
現在很多家長的生活條件都比教師好。“禮”不是送得起送不起的問題,而是想不想送的問題。有些家長認為教師理所當然就是教書育人,理所當然就是春蠶蠟燭,送不送禮根本無所謂。他們要送禮的對象是高官、是情人,把禮物用在“刀刃”上,送給教師是一種資源浪費。不管是話語中還是行動中都有一種對教師的輕蔑。
聰明的家長,會了解教師是伴隨著孩子成長歲月中最重要的角色之一。尊師重教的家長無論他擁有多少身家,對教師都是畢恭畢敬。
不管這位家長是以什么方式起家的,不管他在現實生活中是個什么樣言行的人,當他在孩子的老師面前“點頭哈腰”,我均認為他是位“好家長”。
而以居高臨下姿態、心安理得讓孩子接受教育、認為不該送禮給老師的家長,都“不是好家長”。
請網友們原諒我這個“勢利”的老師,作為一個教師,我也有孩子,他也是其它老師的學生。我一直身體力行地貫徹這個“送禮”的原則,當我家的板栗成熟了、枇杷豐收了,我不會忘記給孩子的老師稍上一點。禮輕意重,讓孩子的老師嘗嘗鮮,我認為作為孩子的老師,他完全有資格收到這些無傷大雅的禮物。
我也從不拒絕收到我認為我可以收到的禮物。
班上的一個孩子媽媽開了一家鞋店,她提了一雙高跟鞋給我,我笑納了。
班上的一個孩子奶奶提了一大袋新鮮的龍眼,我笑納了。
中秋節到了,班上的一個孩子家里是開蛋糕店的,她的媽媽提了一盒中秋月餅給我,我笑納了。
……
一年四季,我都有收到家長們各式各樣的小禮物。在一番惺惺的推諉下,我都收下了。
看到這里,你會覺得,老師就像一個難民,連生活都需要家長接濟。親愛的朋友,這不是救濟,它們在我眼中,都是一個個禮物,是家長對我辛苦工作的額外犒勞、獎賞。
我不會拒絕家長的禮物和一片心意。再清貧,再高貴的老師,也需要家長小小的恭維。
這小小的禮物,可能不怎么值錢,可能是他家里自種的水果,可能是他賣的產品之一,但都是他們取之即來、愿意付出的小小心意。
我們不需要家長給教師送錢,金錢不是禮物是“商業賄賂”。但除了金錢,其它的都可以是禮物。
禮物不需要重如泰山,輕如鴻毛的小禮物也能帶給我們一個良好的心情和朝氣蓬勃的教學狀態。
老師也是人,也有一日的憂愁煩惱,也時候也會情不自禁地苦著臉、皺著眉。當她看到禮物的時候,每個小禮物都飽含家長的殷切希望,老師有什么理由不努力工作呢?
小小的禮物,總能給老師驚喜。
送你一朵花,祝你永遠嬌美如花;
送你一盒金嗓子,希望你的喉嚨不再沙啞;
送你一封感謝信,謝謝你辛勤哺育我成長;
送你一張賀卡,祝你身體健康萬事如意;
送你一句祝福語,祝你教師節快樂;
……
未婚的老師,再送你一個“愛人”,此生有人來相伴。
如果你實在不知道送什么,不如你每天送我一個笑臉。
笑臉也是禮物。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