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16565
- 在線時間
- 10000小時
- 注冊時間
- 2008-10-15
- 帖子
- 6813
- 閱讀權限
- 70
- 積分
- 39449
- 精華
- 0
- UID
- 2949290
   
- 媽豆
- 16565
- 寶寶生日
- 2015-05-11
- 帖子
- 6813
|
寶寶拉肚子啦,在網上找到的按摩手法,媽媽們可以試試,我準備今天晚上就回去試試!母愛的力量是偉大的!我可是學習按摩了!
寶寶拉肚子的情況有很多,最常見的是以下三種:
寒濕瀉:寶寶的大便不臭,清泡子多。
熱瀉:肚子痛,大便臭而黃,像暴雨一樣啪地下來。
傷食瀉:大便酸臭,有未消化的食物殘渣,打嗖嗝。
這幾種腹瀉的手法大體相似,略有區別。首先讓寶寶平躺在床上,然后媽媽一步步地來。
第一步:運“內八卦”穴,用拇指或者食指中指并攏,用指腹以手掌心為圓心,中指根下三分之二為半徑揉。不講方向。
第二步:摩腹,也就是五指并攏用指面順時針方向按摩肚子。
第三步:揉臍,食指疊加在中指上,無論順時針、逆時針揉肚臍。
第四步:揉中脘穴,肚臍以上寶寶的4個橫指處就是中脘穴,用食、中、無名指三指的指面揉,不論方向。
第五步:揉七節骨,首先介紹一下龜尾穴在尾脊骨端,龜尾穴前面腰椎以下就是七節骨。根據病情的不同,在這里的推拿方法也不同。七節骨的功能是調節大小便神經,向上推七節骨,有止瀉的作用,向下推七節骨,有排泄的作用。當寶寶是寒濕瀉,媽媽用雙手拇指向上推或是食、中指并攏向上推;當寶寶是熱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骨,有助于排出殘留的腐蝕的東西,第二天向上推七節骨;當寶寶是傷食瀉時,第一天向下推七節骨,第二天再向上推七節骨。穴位:七節骨(七節)位置:自第2腰椎至尾椎骨端成一直線。
第六步:揉龜尾穴,用食指搭在中指上用指腹不論方向揉。
給寶寶按摩的時候,媽媽應該用力適中,輕快柔和,按到每個穴位潮熱、發紅就行了,每個穴位按2-3分鐘,一刻鐘就能搞定,1天給寶寶按1次,1天拉十幾次這樣比較重的情況可以按2次,只要手法得當,頂多5次就能徹底治好。
注意事項:
1、寶寶的皮膚還很嬌嫩,所以媽媽最好在手上打一點爽身粉或者植物油,防止揉破寶寶的皮膚。
2、飯后半小時不要做。
3、隨時關注寶寶大便的變化,大便已成形就不要再按了,以免造成便秘。
龜尾穴就是寶寶屁眼上面那個小骨頭(尾脊骨)那個地方啊,摸摸能摸到的,看看下面的圖!嘿嘿
[ 本帖最后由 小女子阿莫 于 2009-12-29 10:43 編輯 ]
|
-
總評分: 媽豆 + 20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