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讓我想起,就在去年《寒門再難出貴子》也曾一度刷爆了社交圈,也是高考過后,北京高考狀元說過這樣一番話。
他的原話是: 高考是階層性的考試,農村地區越來越很難考出來,我是中產家庭孩子,生在北京,在北京這種大城市能享受到的教育資源,決定了我在學習時能走很多捷徑,能看到現在很多狀元都是家里厲害,又有能力的人,所以有知識不一定改變命運,但是沒有知識一定改變不了命運。
言猶在耳,被打臉了嗎?不!恰恰證明了他說得很對,寒門出貴子非常非常難!能出,但是其中的艱辛與付出,都寫在了王心儀字里行間的“拼盡全力”。
這個老師口中“陽光開朗、格局開闊”的孩子,她走過這些貧窮苦難所需要付出的努力,不是一直幾行字那么簡單的。現在她終于苦盡甘來,考進北大,用一顆寬容坦蕩的心感恩過去的生活,她感謝的不是貧窮,是她的天賦、努力,是她母親從她出生開始就無處不在的培養。她要感謝的有很多,唯獨沒有貧窮。
南方都市報:貧窮就是貧窮,絕不值得感謝。
是的,貧窮不值得感謝,真正應該感謝的是那個從一歲就會背唐詩的自己;是讓她早一年上學、盼望她更早擺脫蒙昧與無知的媽媽。是知識給了她信仰,是擺脫貧窮給了她動力,要感謝的絕不是貧窮本身。
人們有時候走過逆境,當心態平和,會原諒過往的苦難,常有人說,“感謝那些謗我、欺我、辱我、看不起我的人,是他們成就了現在的我”。也許他們終于放下,選擇與過去和解,原諒那些詆毀傷害了自己的人,但絕不應該感謝他們,別讓未曾經歷的人誤讀,他們不一定有這樣的力量與勇氣去承受,也不應該讓這些傷害著別人的人自以為做了好事。
就像貧窮,我們一直都致力于努力消滅它,因為它制造了許多的不幸。不能因為有人出淤泥而不染,就以為淤泥干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