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媽豆
- 10722
- 在線時間
- 131小時
- 注冊時間
- 2018-5-11
- 帖子
- 1022
- 閱讀權限
- 100
- 積分
- 10300
- 精華
- 0
- UID
- 74112099
  
- 媽豆
- 10722
- 寶寶生日
- 0000-00-00
- 帖子
- 1022
|
寶寶在不同的成長發育階段都會有不同的認知敏感期,抓住寶寶發育敏感期,才會讓寶寶更聰明!快跟著小金來看看寶寶在不同的發育敏感期應該如何培養呢?
一般來講,在1歲半到2歲左右,寶寶開始進入關注細小事物的敏感期,這一敏感期一直會持續到4歲。 當然,不同的個體之間可能會存在比較大的差異。一旦發現寶寶有了上述行為,寶媽寶爸就可以著手給他一些必要的支持,協助寶寶更好地發展。
寶寶的耳朵、眼睛、嘴、鼻子、手上都蘊藏著巨大的探索的能量,寶寶在進入對細微事物敏感期的時候,是培養他的觀察力的最佳時期。一旦觀察成為了一種習慣,我們就會發現,寶寶的許多能力都會日新月異。
寶寶經歷的那些敏感期
語言敏感期
寶寶開始注視寶媽寶爸說話的嘴形,并發出牙牙學語聲時,就開始了他的語言敏感期。
語言能力影響寶寶的表達能力,因此,寶媽寶爸應經常和寶寶說話、講故事,或多用“反問”的方式,加強寶寶的表達能力,為日后的人際關系奠定良好基礎。
感官敏感期
寶寶從出生起,就會借著聽覺、視覺、味覺、觸覺等感官來熟悉環境,了解事物。三歲前,寶寶透過潛意識的“吸收性心智”吸收周圍事物;三到六歲則更能具體的透過感官分析、判斷環境里的事物。
寶媽寶爸也可以在家里準備多樣的感官教材,或在生活中隨機引導寶寶運用五官,感受周圍事物。尤其當寶寶充滿探索欲望時,只要是不具有危險性或不侵犯他物時,應盡可能滿足寶寶的需求。
動作敏感期
兩歲的寶寶已經會走路,最是活潑好動的時期,寶媽寶爸應充分讓寶寶運動,使其肢體動作正確、熟練,并幫助左、右腦均衡開發。
除了大肌肉的訓練外,更要強調小肌肉的練習,亦即手眼協調的細微動作教育,不僅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也能幫助智力的發展。
-
社會規范敏感期
兩歲半的寶寶逐漸脫離以自我人中心,而對交接朋友、群體活動與明顯傾向。這時寶媽寶爸應與寶寶建立明確的生活規范、日常禮儀,使其日后能遵守社會規范,擁有自律的生活。
閱讀敏感期
寶寶的書寫能力與閱讀能力雖然較遲,但如果寶寶在語言、感官、肢體動作等敏感期內,得到了充分的學習,其書寫、閱讀能力就會自然產生。此時,寶媽寶爸可多選擇讀物,布置一個書香的居家環境,使寶寶養成愛讀書的好習慣。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