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sadsky 于 2016-11-21 12:07 編輯
說明:很多媽媽看了我這個貼子去購買的相同的產品,在此特別說明,保險產品更新換代很快,市場上隨時有性價比更高的產品出來,而且我后來也加保了其他公司的產品。請大家看本貼子的理念就好,產品就不要按照這個來買了,我貼子里列的產品已經不是目前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組合了。也有很多朋友站短問我保險及產品問題,因為現在我已經不再專注研究保險產品,所以沒辦法給大家推薦產品,敬請諒解。如果實在想了解現在目前市場上性價比最高的產品,或者想用最短的時間做出全家的保障方案的話,大家可以給我留言,我會給大家站短現在為我服務的保險經紀人的聯系方式。經紀人隸屬于保險第三方平臺,不代表任何一家保險公司的利益,按照目前來看,能夠符我對保險從業人員客觀專業的要求,至于能不能滿足大家的要求,還需要大家自己去感受,自己去選擇。 關于寶寶的保險參照我之前寫的寶寶篇
從公公的病情趨于穩定,我就開始著手考慮全家的保險配置,尤其是重疾險。研究了保險大半年,陸陸續續約見了幾個代理人,有熟人,有朋友介紹,也有直接打官方電話讓他們推薦代理人,總共比較的公司有,中意、平安、中荷、海康、人壽、太平、安聯、新華,人保健康,同時還有香港保險,宏利、保誠、友邦。 自己查資料,了解保險法,了解現有保險行業現狀,保險公司情況,保險條款,請教身邊做律師的朋友看條款,請教學醫的同學給解釋重大疾病的理賠條款等,幾個月過去從一知半解,到也能講的頭頭是道,約不熟的代理人做計劃書,都以為我是別的保險公司去詢價的。光紙質計劃書就這么一摞,還有好幾個是電子計劃書。
既然要買人身保險,那么首先必須要了解的是人身保險的分類 名詞解釋:以下來自度娘的解釋:
壽險:是一種以人的生死為保險對象的保險。是 被保險人在 保險責任期內生存或死亡,由保險人根據契約規定給付 保險金的一種保險(簡單的說就是:死了才賠) 兩全壽險:又稱 生死合險,是指 被保險人在保險合同約定的 保險期間內死亡,或在保險期間屆滿仍生存時,保險人按照保險合同約定均應承擔給付 保險金責任的 人壽保險。(舉例:有的公司壽險是在70歲前死亡賠付,到了70歲還生存也給付保額) 分紅型壽險不解釋,就是可以定期分紅的保險,有的是保額分紅,有的是現金分紅 萬能型壽險和投資連結型壽險:都屬于投資型壽險,對投資連結型壽險沒有研究過,對萬能險倒是仔細研究了一番,后面會有單獨的專題來講萬能型壽險。建議對這種投資型保險持有謹慎的態度,萬能險是有保障成本的,也就是說每年都是要扣費的,而且扣費會逐年增多,萬能險設計復雜,有些時候業務員往往都搞不清楚其中的收費項目,我身邊的朋友買了萬能險的,往往都不知道是要收保障成本,也不知道是如何收費的,等明白過來要退保就會損失一大筆錢,只能選擇繼續交下去。
那目前市場上現有的險種是如何的?目前市場上熱銷的重大疾病類保險的構成幾乎都是 壽險+重大疾病 的組成,壽險可單獨買,但是重大疾病必然捆綁壽險。 兩全壽險+重大疾病=普通的重大疾病保險 分紅壽險+重大疾病=分紅型重大疾病
醫療險幾乎都是以附加險的形式出現的,只能附加在壽險、重疾險或教育金后面,附加險都是消費型,一年一交
意外險可以單獨作為主險購買,也可以作為附加險來購買,有返還型也有消費型。
按照保險消費類型:保險分為消費型和返還型,消費型又分為一年消費型和定期消費型,那么對于重疾險來說到底是買消費型的合適還是買返還型的合適呢。成年人不見建議消費型,尤其是一年期消費型,因為隨著年齡增長,保費會增長。兒童優先選擇消費型,如果大人保險配置完,還有額外的預算,可以給孩子做終身型保險。
剛才有親回復問保險可以買嗎?我在此表達一下自己的立場,縱然國內保險條款與國際相比還有很大的改進空間,縱然國內的各家保險公司或者代理人存在這樣那樣的誤導或欺騙行為,但是我們不能否認保險對整個家庭的保障作用。比如最近的“東方之星號”意外翻船事件,假設家里家庭經濟支柱在船上,那么對整個家庭將是致命的打擊。現在獨生子女家庭,一對夫婦,四個老人一個孩子,還有一大堆房貸。假設出點青年人出點什么事情,老人孩子不用說養老、教育,可能連房貸都還不上。
我們努力工作,賺取豐厚的收入,然后成家置業,給孩子良好的教育,給父母一個幸福的晚年,給自己儲蓄足夠的養老金,這一切的前提都是我們自己平安健康的活下去——一直為家庭持續不斷的創造。
但是不爭的事實每天都在上演,我們極不情愿看到的事情,或病、或殘、或故。如果一個家庭失去了經濟支柱那一股支撐性的現金流入會如 何?房子斷供,孩子生活教育無法保障,父母生活醫療又該如何解決?
所以,最大的功用就是保障家庭現金流,保障未來生活不被風險的發生而改變,鎖定你未來規劃的美好一切。而保險在家庭理財中,是風險管理工具,而非投資工具。買保險,保障放在第一位,投資是次要的。自己多學點保險知識,多買保障性產品,買對適合自己家庭的產品,而不是買了一堆投資型產品,才是最最重要的。
特別說明:本貼里的有的內容是近半年搜集的資料的匯總,因內容太多,并不能一一注明出處,請諒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