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媽媽一定有辦法 于 2013-7-18 10:26 編輯
作為一個全職的媽媽,從寶寶十九天開始自己帶,剛開始都不知道怎么抱孩子(孩子生下來的時候,不會抱,兩手托著寶寶給寶寶喂奶,引起產房其他媽媽的“嘲笑”),后來就各大網站搜尋寶寶添加輔食的知識,再后來就是遇到寶寶的第一次發燒,第一次拉肚子……….. 自從有了寶寶,自己經歷了無數的第一次,也就從這樣的摸爬滾打中,我漸漸的成為一位小有經驗的媽媽。不是夸獎自己,寶寶雖然現在剛滿兩歲,但是寶寶幾乎沒有吃過藥,從未打過針,這在眾多生病住院的寶寶中算是幸運的了。言歸正傳,現在說說寶寶的閱讀之路。 了解到閱讀對寶寶的重要性,是在寶寶一歲半的時候,有次參加某個早教的試聽課,講到閱讀對孩子專注力,想象力的好處,我在猛然間發現孩子的專注力相對于班中其他孩子的專注力確實有點欠缺,從那天從早教回來,我就開始著手給寶寶買書。 剛開始買的是一套英文的繪本,海尼曼的GK系列,這個書很小,寶寶拿在手里正合適。于是每天晚上都帶寶寶讀上四五本,我盤腿而坐,寶寶坐在我的腿上,聽我給她讀。可能是剛開始的新奇,一次能坐五分鐘,但是后來就沒有耐性了。然后我就想辦法吸引她的注意力,開始扮演書中的角色,比如有的頁面上是小兔子在“HOP”,然后我就帶著寶寶在床上,地墊上跳,有小寶寶在“CRAWLING”.我就帶著寶寶爬,有的在”SINGING”,我就帶著大聲的唱,手里還拿著模擬的話筒…… 有一本特別有意思的是關于“MOM”的,最后一頁是”MOM ISHUGGING ME”,(上面的圖畫也是一個寶寶撲到媽媽的懷抱里,母子相抱的畫面。由于這本書借去給一個同學的孩子去看了,現在沒法拍照片,所以文字大體描述一下)我想沒有任何一個寶寶為抗拒媽媽的懷抱,每當寶寶不注意聽我讀,跑到一邊去玩的時候,我都會大聲的說“MOM IS HUGGING ME”,寶寶都會以快了不能再快的速度跑向我,摟住我的脖子,嘴里還嘟囔著“MOM IS HUGGING ME”。 在后來在寶寶一歲七八個月的時候,我才了解到繪畫涂鴉對寶寶的重要性,但是寶寶涂鴉繪畫的關鍵期是一歲兩個月左右的時候,很顯然孩子錯過了那個關鍵期,怎么辦?剛開始怎么引導都不行,把蠟筆放到她的手里,她會先把上面的貼紙給撕下來,然后把蠟筆給掰斷,然后就是把擺在桌上的紙給撕爛,讓她在紙上畫一筆哪怕是點一個小點都是不可能的。(這里想說的是,孩子的培養一定要抓住孩子的關鍵期,如果錯過了關鍵期,你要花百倍的努力去培養都不一定能收到關鍵期是花一分的努力收到的效果好。) 想盡各種方法之后都不能激起寶寶對繪畫的興趣,萬般無奈之下,咨詢了寶寶的早教老師,老師告訴我,“不要強求寶寶,只要你天天在寶寶面前畫一次,慢慢的寶寶就會跟著你畫。”因為單純的做畫畫的動作,寶寶肯定不敢,后來我就想著在陪寶寶看繪本的時候給她畫。 從一歲七八個月開始,到現在兩歲,四五個月過去了,我給寶寶畫過的紙有無數張,精誠所至,金石為開,令我感到非常非常欣慰的是寶寶現在愿意畫畫了,最起碼不在抗拒了。 這不前幾天接連下雨,我就跟寶寶共讀繪本“rain”。根據“rain”我還給寶寶想象著畫了媽媽和寶寶在雨中漫步的,雖然我的畫工不好,但是寶寶非常喜歡,同時也激發了寶寶畫畫的欲望,這才是我想要的。
根據繪畫的內容,我會告訴寶寶“Look at the rain,the rain is falling on the MOm" "Look at the rain,the rain is falling on the Tiantian" "Look at the rain,the rain is falling on Tiantian's umbrealla"........ 雖然每個寶寶的天賦是不一樣的,但是天賦更多是后天培養出來的。現在寶寶的閱讀習慣基本上建立起來了,每天睡覺前都要求看書,這就說明我四五個月來的努力沒有白費。我還要更加的努力,希望通過親子閱讀,把寶寶的畫畫興趣培養起來。
謝謝各位媽媽對我這篇文章的閱讀,在后來的文章中,我介紹怎么通過孩子的樂感來快樂的閱讀繪本。我家寶寶的樂感非常強,也非常喜歡跳舞,所以根據她的這個特點我會找一些帶有音頻的繪本給孩子閱讀,孩子喜歡的那叫一個不亦樂乎。
7.18【親子閱讀日記 繪本篇】音樂陪伴下的繪本閱讀
說起寶寶的樂感,那是一個強啊,一句話就是不能聽見音樂,只要是聽見音樂,那小腿,小手,還有小腦袋就開始搖擺了。就是走在馬路上,如果有一輛放著音樂的車奔馳而過,那寶寶也能把小手揮舞起來,小腦袋也能點起來。要是身邊哪個行人的手機彩鈴響了,那寶寶肯定會第一個發現,然后跟在別人屁股后面直到那人接電話為止。 我也搞不清楚寶寶的樂感為什么這么強,可能跟寶寶聽音樂比較多有關。在寶寶一歲兩個月左右的時候給她買了一個故事機,可以下載的那種,我就撿一些樂感比較強的兒歌給她下載到故事機里,想起來就讓她聽。剛開始那個喜歡啊,睡覺摟著,早晨一醒來就找“小貓”(故事機的形狀是小貓形狀設計)。 后來報了早教課以后,早教課上老師會帶著小朋友們做一些兒歌伴隨的舞蹈,在眾多的小朋友中,寶寶基本上算是最小的,但是她確實最認真的。有的雖然跟不上老師的節拍,但她也能專心致志的看,每次音樂課的時候寶寶都會主動的坐到最前排。后來上的課多了,寶寶跟著音樂做出的動作也多了起來。像“兩只老虎”“小龍人”“王老先生有塊地”“小老鼠上燈臺”“我不上你的當”“一只哈巴狗”“小木馬”“小兔子乖乖”“頭發肩膀膝蓋腳”“五只小鴨”“小毛驢”“小豬吃的飽飽”“一只黃鸝鳥” “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school my sunshine”………… 現在都能做出大部分動作,唱出大部分的歌詞。 對寶寶的這一優點我加以利用,現在好多的經典繪本,尤其是TOP100,大部分都有視頻或是音頻(但是視頻我堅持寶寶還是少看,兩歲之前我都沒讓寶寶看過電視),就是最近才開始讓寶寶偶爾的看一下“好餓的毛毛蟲”“猜猜我有多愛你”“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這些經典繪本的視頻,一方面是因為寶寶非常喜歡讀這些繪本,看過視頻之后能讓她更加熱愛繪本,另一方面我是想讓寶寶接觸一下動態的毛毛蟲,小兔子之類的, 讓她了解毛毛蟲真正的爬行過程。但是總體上還是以音頻為主。拿“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來說,最近寶寶對這個音頻達到了癡迷的程度,有時走在路上自己就哼起“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回到家就要求看這個視頻,與其說是想看,不如說是她想聽,因為打開視頻她也不怎么看,就是在那里手舞足蹈的唱。 但是我手頭上沒有Brown bear的音頻,只有視頻,想著怎么能滿足寶寶的這個要求,讓她無論走到那里都能聽到這個音頻,那只有下載到手機里,走到哪里給她放到哪里。于是我在百度,谷歌搜尋了遍也沒有找到滿意的MP3格式的音頻,有是有,但是音質效果都不是我想要的,后來又利用自己已加的**,在里面向各位媽媽求助索求這個音頻,有好幾位媽媽給我發過來好幾種形式的音頻,但是試聽之后還不是我想要的。 萬般無奈之下,我打開Brown bear 的視頻,用寶寶的故事機錄視頻里的聲音,錄的還算可以,但是是MAV 格式,下載到手機里不能播放,然后我又開始用手機錄音,雖然也是MAV 格式,在手機里也能播放,但是錄音的效果很是不好,就開始的一句能聽到聲音,后來就沒有音了,我也不知道為什么這樣。那怎么辦呢,只能把故事機錄的那個MAV 的格式轉化為MP3 的格式,于是乎,又在百度上搜索怎么轉換格式,大部分都需要下載軟件,捯飭了一個多小時也沒弄好。最后的最后找到一個不用下載軟件直接在電腦上就能轉化的,就這樣前前后后為這個音頻花費了兩個多小時。但是,利用這個音頻,給寶寶讀繪本“Brown bear brown bear what do you see ”,寶寶那是一個喜歡啊!
|